前言

Redis是一個開放程式碼的鍵值資料庫(Key-Value Database),使用情境大多是作為快取伺服器使用,早期大多是使用memcached,是以記憶體作為儲存載體,但其不提供持久化儲存,而Redis則可,雖然說大多做為快取使用,但也有在上面建立服務的例子,例如拿來當作網站的資料庫也是有人這樣使用。

安裝

FreeBSD在後來的版本都可以使用pkg來安裝套件,比起原先使用port來編譯安裝可以節省很多時間。故使用如下指令安裝並啟用:

pkg install -y redis
sysrc redis_enable="YES"
service redis start

如正確執行,可使用sockstat -4l檢查是否正常運作,於redis-cli使用info指令來確定伺服器執行設定。

但預設的模式是Protected Mode,由於預設設定是無密碼的,因為這個安全機制的關係,只能透過本地連線,如果從外部連入的話會出現提示,Prtected Mode下無法進行連線,當然把Protected Mode關閉也可以,但不建議這麼做,故我們需修改設定檔,以符合安全機制:

ee /usr/local/etc/redis.conf

開啟對外連線以及設定密碼,這樣才可以在Protected Mode下進行外部存取。

bind * -::*
requirepass <your_password>

之後將Redis重啟即可正常使用

service redis restart

參考資料